離心鑄造的澆注工藝是確保鑄件質量的關鍵環節,涉及多個重要方面。
在澆注前,要做好充分準備。需根據鑄件材質和工藝要求,將金屬原料熔煉成符合要求的金屬液,并對其進行除氣和過濾,去除雜質和氣體,提高純凈度。同時,根據鑄件形狀、尺寸和生產批量,選用合適的鑄型,如非金屬型、金屬型等,并對鑄型進行預熱,以提高金屬液的流動性,減少氣孔、縮孔等缺陷。
澆注過程中,澆注溫度和鑄型轉速是重要參數。離心鑄件大多為管狀、套狀、環狀件,金屬液充型時阻力較小,又有離心壓力或離心力加強充型能力,故澆注溫度可較重力澆注時低5-10°C。鑄型轉速因鑄件和鑄造工藝而異,過低的轉速會導致金屬液充型不良、出現雨淋現象,使鑄件內有疏松、夾渣等缺陷;轉速太高,鑄件易出現裂紋、偏析等問題。
此外,澆注系統的設計也很重要。它主要指接受金屬的澆杯和與它相連的澆注槽,有時還包括鑄型內的澆道。設計時要注意使金屬液能順利、均勻地流入鑄型,如澆注長度長、直徑大的鑄件時,要讓金屬液較快地均勻鋪在鑄型內表面;澆注易氧化金屬液或采用離心砂型時,要減少金屬液的飛濺和對砂型的沖刷。
待鑄件冷卻后進行脫模,之后對鑄件表面進行清理,去除多余的冒口、澆道等雜質。若有需要,還可對鑄件進行熱處理和加工,以提高其性能。
蘇公網安備 32021402000444號